“平替”驱动消费 创新助力国货发展

 2025-02-09 | 作者: 安博官网平台首页登录

  OLAY“小白瓶”替代了SK-II“小灯泡”,十几元一套的穿戴甲替代了几百元一次的美甲……从美妆、服饰到旅游等所有的领域,“平替”消费风潮兴起,国货产品被年轻人推到了聚光灯下。这背后,是年轻花了钱的人性价比的追求。

  今年8月,美特斯邦威创始人在一场新品发布会上公开喊话,要做大牌平替,打造出更符合中国消费者需求的户外品牌。

  资料显示,“平替”,指平价替代品,该类产品在功能、效果上与知名品牌或高价产品相近,但价格更亲民。如在消费的人眼中,海外大牌化妆品可用同样功效的国产化妆品替代,上万元的进口电冰箱可被几千元的国产电冰箱替代,几十元一杯的星巴克也可替换成9.9元的连锁品牌咖啡,甚至共享自行车也成为“平替健身”的首选。

  上述消费现象反映出年轻消费者消费喜好的改变。如今,慢慢的变多的年轻消费者通过线上、线下比价来选择能满足自身需求、性价比更高的产品。

  《2024年中国消费趋势观察报告》显示,在产品质量和功能差异不大的情况下,57.2%的消费者更倾向于选择平替商品,这一比例在90后、00后等年轻群体中尤为突出。以平替白牌为代表的新消费观念,改变了人们的消费习惯,也在某些特定的程度上激活了市场竞争。

  上海对外经贸大学教师朱媛媛认为,平替之后还有平替,价格低不再是重点,质价比才是关键。当平替热潮行至中场,以1688为首的平价电子商务平台,正踩中市场风口,承接住了新中产、职场新人、买手博主等花钱的那群人的平替新需求,并为彼此带来双赢。

  在消费者眼中,“平替”不仅仅代表产品价格低。贝恩与凯度消费者指数联合发布的报告数据显示,彩妆、护肤品、个人清洁用品、即饮茶等产品价格的下降并未直接带动销量上升。例如,饮料和个人护理类产品在参与促销活动后实现的销售额均在下降。

  南极电商创始人张玉祥公开表示,如今消费者想要的“平替”是兼具高端品质、较低价格的产品。

  值得关注的是,今年,不少国货品牌在喊出“做高端”口号的同时,也做出了“性价比”的承诺。有国内洗护品牌创始人表示,国货的性价比应体现在让我们消费者觉得物超所值上。所谓高端国货品牌,应该是高在品质、高在口碑、高在消费的人真正在乎的方方面面,唯独不是高在价格上。

  年轻人追求“平替”,给国货带来了新的市场机遇。《中国美妆行业白皮书》显示,近10年,国货美妆市场规模持续飙升,年平均复合增长率已达到13.18%。2023年国货美妆更是以50.4%的市场占有率,首次超越外资美妆品牌。

  凯度消费者指数大中华区总经理虞坚表示,新国潮产品体现了品牌的硬实力,即科学技术实力、研发实力、产品成分的实力。比如,很多美妆品牌通过专属的明星成分或者上游研发的实力,去推动品牌的价值提升。

  “国潮”品牌正在受到国内消费者的持续追捧和购买,慢慢的变多的国内消费者开始选择国产品牌。

  今年,国内各行各业的企业均在营销、渠道、研发、供应链等方面做逐步优化,以期通过创新突破业绩增长瓶颈。以美妆行业为例,上海家化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林小海表示,公司先后针对“干敏肌”和“油敏肌”需求研制推出油敏霜和干敏霜,未来在此基础上会继续发力研发。

  拉芳家化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曹海磊认为,无论市场之间的竞争如何激烈,企业都应该从研发技术、品牌传播、供应链、渠道运营四个方面持续创新。比如,在如今更碎片化的时代,公司能够一直在优化渠道布局的运营策略,多点位寻求生意的增长。

  贝恩公司资深全球合伙人、大中华区消费品业务主席邓旻表示,新势力品牌虽能凭借“大牌平替”的称号获得成功,但仍要建立独特的竞争优势。过去品牌往往集中在一个或少数几个渠道上,现在需要全域加速,多渠道布局。流量品牌以前追求快速扩张,现在需要更看重事半功倍的高效创新。

  从“人手一件”的冲锋衣,到火爆全网的始祖鸟、迪桑特、骆驼、伯希和,在服饰行业增速放缓的背景下,户外品类、户外品牌快速的提升,户外市场实现了“逆风而行”。

  2025 ISPO(亚洲运动用品与时尚展)在北京国家会议中心举办,国货户外品牌CAMEL骆驼亮相。在冰与火的氛围中,展现品牌的科技、专业、硬核属性,并携手中国纺织科学研究院江南分院,正式成立“骆驼高性能户外产品创新研究院”,一同推动骆驼高性能户外产品的创新研发。

  近年来,国产运动品牌在全球体育用品市场的表现愈发抢眼,尤其是在2024年这一体育大年,国产运动品牌通过精准的经营销售的策略、创新的产品方向以及优异的业绩表现,逐步赶超传统国际运动大牌。

  古良吉吉,12年,度过了品牌0-1的积累,经历了第一个发展瓶颈期后,在数字化转型过程中冲向线上国货包袋魁首,也在大环境下行、增速放缓后再次回溯与调整。在不断趋近品牌的过程中,古良对“品牌”这两个字的感受深刻。

  羽绒服涨价潮下,299元、399元一件的鸭鸭,成了“国货之光”。鸭鸭早年风靡全国,只是,在竞争中一度落于下风,市占率不到5%。直到2020年,一支新团队接手鸭鸭,开启老牌羽绒服的复兴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