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详情

  1、零件盒多用于存放各种零件,方便零件的管理。一般可耐普通酸、碱及任何溶剂,防潮性能好,自重轻,常规使用的寿命长。常见的多以组合式零件盒为主,可上下左右随意连接撤换,各类零件分门别类、整齐美观。

  2、现存技术中,常见零件盒虽能多个组合在一起使用,但是多为抽拉式结构,体积较大,使用不便捷,已不足以满足用户使用需求。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模块化零件盒,包括至少一个零件盒主体,所述零件盒主体的一侧活动设置有盖板且盖板的内部活动设置有把手,所述把手的两端均设置有一端延伸至零件盒主体内部的卡扣,所述零件盒主体内壁的两侧上均设置有与卡扣相配套的连接孔,翻转所述把手垂直于盖板,所述卡扣随把手翻转卡入连接孔内部,以在拉动所述把手时,直接通过所述卡扣越过盖板将拉力传递至零件盒主体;

  3、所述零件盒主体一侧的两端均设置有压扣,另一侧的两端均设置有与压扣相配套的卡孔,通过所述压扣与卡孔卡接,实现对两个所述零件盒主体的模块化装配。

  4、进一步的,所述零件盒主体的一侧两端均开设有契合槽,另一侧的两侧均设置有与契合槽相配套的契合块,所述卡孔开设于契合块的内部。

  5、进一步的,所述零件盒主体内壁的两侧上均固定设置有加强筋,所述连接孔开设于加强筋上。

  6、进一步的,所述盖板的一侧开设有收纳槽,所述把手活动设置于收纳槽的内部。

  7、进一步的,所述盖板的顶部设置有卡槽,所述零件盒主体的顶部固定设置有与卡槽相卡接的卡块。

  8、进一步的,所述零件盒主体内壁的一侧以及顶部和底部上均设置有数量不少于一个的插槽。

  9、进一步的,所述零件盒主体的内部通过插槽设置有数量不少于一个且相互组合呈十字形的隔板,用于按照类别存储放置零件。

  11、与现存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模块化零件盒,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2、该模块化零件盒,相较于市面上常见的零件盒,该产品通过压扣和卡孔可以将多个零件盒主体模块化组合在一起,减少占用空间,使用更加便携,按压压扣即可拆卸,组装过程简单、快捷,翻盖开启方式,使用更便利,把手直接越过盖板拉动零件盒主体,减少对盖板受力,避免了盖板出现松动的情况。

  1.一种模块化零件盒,包括至少一个零件盒主体(1),其特征是:所述零件盒主体(1)的一侧活动设置有盖板(11)且盖板(11)的内部活动设置有把手(12),所述把手(12)的两端均设置有一端延伸至零件盒主体(1)内部的卡扣(121),所述零件盒主体(1)内壁的两侧上均设置有与卡扣(121)相配套的连接孔(16),翻转所述把手(12)垂直于盖板(11),所述卡扣(121)随把手(12)翻转卡入连接孔(16)内部,以在拉动所述把手(12)时,直接通过所述卡扣(121)越过盖板(11)将拉力传递至零件盒主体(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模块化零件盒,其特征是:所述零件盒主体(1)的一侧两端均开设有契合槽(101),另一侧的两侧均设置有与契合槽(101)相配套的契合块(17),所述卡孔(19)开设于契合块(17)的内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模块化零件盒,其特征是:所述零件盒主体(1)内壁的两侧上均固定设置有加强筋,所述连接孔(16)开设于加强筋上。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模块化零件盒,其特征是:所述盖板(11)的一侧开设有收纳槽(111),所述把手(12)活动设置于收纳槽(111)的内部。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模块化零件盒,其特征是:所述盖板(11)的顶部设置有卡槽(112),所述零件盒主体(1)的顶部固定设置有与卡槽(112)相卡接的卡块(13)。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模块化零件盒,其特征是:所述零件盒主体(1)内壁的一侧以及顶部和底部上均设置有数量不少于一个的插槽(15)。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模块化零件盒,其特征是:所述零件盒主体(1)的内部通过插槽(15)设置有数量不少于一个且相互组合呈十字形的隔板(14),用于按照类别存储放置零件。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模块化零件盒,其特征是:所述盖板(11)为透明塑料制成。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模块化零件盒,涉及零件盒技术领域。包括至少一个零件盒主体,零件盒主体的一侧活动设置有盖板且盖板的内部活动设置有把手,把手的两端均设置有一端延伸至零件盒主体内部的卡扣,零件盒主体内壁的两侧上均设置有与卡扣相配套的连接孔,翻转把手垂直于盖板,卡扣随把手翻转卡入连接孔内部,以在拉动把手时,直接通过卡扣越过盖板将拉力传递至零件盒主体。该产品通过压扣和卡孔可以将多个零件盒主体模块化组合在一起,减少占用空间,使用更加便携,按压压扣即可拆卸,组装过程简单、快捷,翻盖开启方式,使用更便利,把手直接越过盖板拉动零件盒主体,减少对盖板受力,避免了盖板出现松动的情况。

  如您需求助技术专家,请点此查看客服电线.功能涂层设计与应用 2.柔性电子器件设计与应用 3.结构动态参数测试与装置研发 4.智能机电一体化产品研发 5.3D打印工艺与设备